2005/05/23 | 《放牛班的春天》介绍转载,外加个人短篇影评
类别(平平看电影) | 评论(2) | 阅读(2072) | 发表于 23:05
  年轻的法国导演巴哈蒂昨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达了对电影不容亵渎的理想主义情怀,他反感电影的工业化,反感那些投钱给电影却又不懂电影的富有老板们。在这个无暇反思的社会中,电影似乎正在乐于成为流水线上的金钱和交易,而在巴哈蒂的心中,电影永远都是自我心灵的表达。他的一颗纯洁的、高贵的电影之心为电影的名节抗争着,于是有了由他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放牛班的春天》。

  在7000多万人口的法国,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850多万人进入影院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该片目前已经创造了4000多万欧元的票房,法国已选送这部影片参加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角逐。很难想象,这样一部没有电脑特技、没有凶杀暴力噱头的传统式影片能够获得如此的轰动。至于原因是什么,巴哈蒂表示,谁都有童年,谁都有过童年时的孤独时刻,这是人类互通的情感,自己将这种童年的时光用电影进行关照,唤起了人们心底的温情。

  不把版权卖给美国,也不会拍续集

  在采访时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巴哈蒂给人以很现代、很“全球化”的感觉,但他却沉迷于法国电影制作的传统方式,作为法国优秀导演雅克·贝汉的侄子,他曾经与雅克·贝汉在一起创作《天与地》、《迁徙的鸟》等影片,对于这种家族式的创作氛围他非常喜欢,认为这样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喜爱的风格。

  他还有些桀骜地表示,自己只愿意拍摄美国导演所不能拍摄的影片,他举例说,李安的《卧虎藏龙》非常中国、非常棒,但是李安导演的《绿巨人》却纯属一般,因为那部影片任何美国导演都能够拍摄。不过,巴哈蒂解释道,自己并不是不喜欢美国导演和美国电影,许多作品他非常欣赏,与《红磨房》、《沉默的羔羊》等导演也是好朋友,自己这样“愤愤不平”是不愿意看到电影在美国成为了生意人投资的商品,“那些老板爱电影吗?他们懂电影吗?”他有些伤感地怀疑道。因此,美国电影公司想买走《放牛班的春天》的美国版权,也被巴哈蒂固执地拒绝了。他说看到别人比他拍得好或者不好,他都会感到难过,而且他不愿意看到别人乱改他的东西。

  会像有些导演那样喜欢趁热打铁,去拍摄卖座影片的续集,他表示,拍第一部是出于真诚,拍第二部就纯粹是为挣钱,纯粹为金钱的事情,他不会去做。


  《十面埋伏》和《放牛班的春天》会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对于中国电影,巴哈蒂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国的《活着》和《霸王别姬》,他认为电影一定要把民族的特质发扬光大。此次《放牛班的春天》和张艺谋的《十面埋伏》都报名参加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记者请他预测最终的结果。巴哈蒂表示,他只能对于外围做出预测,那便是蒙古、德国、西班牙、中国、法国的电影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未来两三部还会把音乐与故事融合在一起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战后的法国,一位教师用音乐开掘了被大人们遗弃的孩子们童年的乐趣和童年的价值。这个故事与巴哈蒂的亲身经历很有关联,巴哈蒂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他跟着祖母生活,在一个偏僻闭塞的地方长大,当时有一位音乐老师发现了他在音乐上的天分和潜力,使他在一种压抑的生活氛围中得到了心灵上的解救。除了编剧和导演,巴哈蒂还与法国著名电影音乐家BrunoCoulais共同参与影片的音乐与歌曲创作。巴哈蒂难舍自己的音乐情结和温情风格,他表示在今后的两三部影片中,他还是会把音乐与故事融合在一起,还是会走一条古典式的电影老路。

……………………………………………………

好片!绝对的好片。完美的灯光摄影等电影技术劈开不谈,全片曲折而又流畅,从渺小委婉的溪流汇聚成汹涌澎湃的河川终于又默默地流入了大海,消失在一望无垠的尽头。平淡、蓄势、高潮又恢复平淡……在最后的平淡中又闪烁着生活的光芒。
天籁!绝对的天籁。孩子们的歌声纯真悦耳毫无邪念、眼神中投射出的单纯、性格中的叛逆、对窗外自由生活的渴望、对校长的放肆……那心中打不开的结当遇到克雷芒马修老师的时候一切又恢复了顺畅。

看了《天堂电影院》也是一样,每次看到这里总是很羡慕片中的孩子,他们总有一位人生的导师,旅途的领路人。而我呢...也许只有我自己。


图片如下: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