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24-09-10
http://weed.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4/09/06 | 亚美利坚火《英雄》,抽丝剥茧话“成功”
类别(平平的世界)
|
评论
(1)
|
阅读(65)
|
发表于 15:49
亚美利坚火《英雄》,抽丝剥茧话“成功”
红袖添饭
亚美利坚火《英雄》,抽丝剥茧话“成功”
在好来坞的四季版图上,八月末向来是最弱的一环。这个时节有很多在外面游玩的人,而学生们又陆续开学了,真正进影院的观众是不多的。可就是在这样萧条的季节,一部完完全全的华语电影却带着天生的“王者气质”坐上了周末票房冠军的宝座。
这部展现秋天第一道亮丽风景的影片,正是张艺谋的第一部武侠巨制《英雄》。8月27日全美公映的它,周末三天以近1800万美圆的票房傲视当周北美影坛。叫座也就罢了,毕竟作为迄今为止中国电影最烧钱、同时也是最赚钱的作品,好奇心也能拉进不少观众。但与当初国内上映时叫座不叫好的情形相比,北美影评界的全线飘红似乎再次彰显了太平洋两岸品位的不同。在著名的影评网站“烂番茄”上,《英雄》的好评度高达94%,权威媒体的好评度甚至达到惊人的100%,和历史上最被美国人看好的一部华语武侠片《卧虎藏龙》不相上下。从市场来看,2031家影院的上映规模,也是历来华语电影在美国的最高记录(《卧虎藏龙》曾达到过2027家,不过是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限制范围发行之后)。所有这一切硬指标,似乎都证明这一点:《英雄》在美国是非常成功的。
从当初几乎被无限期“冷藏”,到如今票房榜上的“当红炸子鸡”,发行商打的是什么牌?而观众与影评人心里又都有些什么小九九呢?
说起《英雄》在美国,不可不提昆汀•塔伦蒂诺。此君向来对亚洲电影抱有强烈的好感,特别是对那些亚洲独具特色的类型片(如武侠功夫片、武士片等)有着非一般的狂热兴趣。2001年,正是昆汀出于热爱的大肆推荐,才有了香港著名动作导演袁和平作品《铁猴子》(Iron Monkey)在美国的大范围上映。尽管《英雄》是和《铁猴子》风格非常不同的一部影片,但昆汀还是认为《英雄》是一部“伟大的杰作”,对于米拉迈克斯公司“冷藏”该片的行为表示不满,并表示可以像发行《铁猴子》那样发行《英雄》。
先且不谈昆汀为何如此青睐《英雄》,单说发行方米拉迈克斯为何如此依赖昆汀的推荐。难道简单一句“昆汀塔伦蒂诺出品”就能扭转公司对《英雄》的信心么?是的,昆汀的名头的确有着如许号召力。《英雄》主要是作为一部武术(Martial Arts)电影来发行的,而在西方,钟爱武术电影的观众是比较小众的一群,主要是青少年们。对这些人而言,个性反叛出位、但又怪趣创意十足的昆汀几乎是他们的精神偶像。昆汀本人的行为方式和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酷劲,一直为崇尚个性的美国青少年所追捧。所谓“昆汀推崇的就是我喜爱的”,在这种隐藏语境的指导下,将《英雄》打上昆汀的烙印,等于将那批死忠的功夫、动作影迷们牢牢抓在手中。
可以说,米拉迈克斯这次大范围发行《英雄》,压根就不是冲着那些知道张艺谋的小众文艺青年去的,而是针对那些像昆汀一样喜欢动作片和李连杰毛燥青年去的。虽然美国真正的铁杆功夫迷和国内同志们一样抱怨阿杰到美国后的作品味道不大正点了,但阿杰的名头还是能震住不少人的,特别是那些看看《功夫》或者《黑带》杂志上阿杰超酷POSE就激动得热血沸腾的同学,毕竟,在美国,阿杰是比成龙更能代表“武术”或“功夫”形象的。虽然在受众面上不免比老龙哥窄那么一点点,但在受众的忠诚度上也要强那么一点点。米拉迈克斯公司这次除了挂小昆的名就是打杰仔的牌,也就是想只要抓住这部分忠诚的热血青年就够本了。
事实上,从这个周末市场统计来看,《英雄》的观众群绝大部分属于18到29岁之间的男性也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国内的观众都清楚,《英雄》未必真的对18到29岁之间的热血青年的胃口。因为《英雄》大气、唯美、诗化、精致,可最缺乏的就是“热血”。在国内,批判《英雄》最带劲的,正是年龄在18到29岁之间的热血青年。同理,美国的热血青年们似乎也很难真正因为《英雄》苍白的主题和飘逸的招式而喜欢上本片,吸引他们眼球的是别的东西。
看看IMDB(国际电影数据库)上影迷们的评论就知道,观众们发出的最多感叹还是那句“从来没看见过这么漂亮的画面!”的确,相对于别的武侠或者功夫片而言,画面的唯美和制作的精致是《英雄》最大的热色,对于看惯了粗糙制造的cult影迷来说,《英雄》是一次让他们合不拢嘴的震撼视觉之旅。完全迥异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古典文本,更散发出致命的神秘性,暗合了西方人心目中对神秘东方文明的猎奇心理。所有这一切,都组成了一部“奇观”电影的最根本要素。作为“世界上最好奇”的美国人,这样一部“奇观”电影对他们来说,实在是难以抵制的诱惑。
在这点上,职业影评人也不例外。“烂番茄”上的绝大多数好评,也是冲着《英雄》的画面去的: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功夫,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影评人也不由得在张艺谋与杜可风营造的精彩中流连忘返。“太容易被纯粹的电影奇观所迷惑”,《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可谓道出了影迷和影评人的心声。《英雄》的画面是如此的漂亮,以至于有评论“抱怨”都舍不得移开视力去注意字幕。
然而,在对画面、动作设计等方面的一直惊叹背后,还是有不少评论表现出对《英雄》主题乃至综合素质的怀疑。“绝对养眼但相对很难打动人”,著名的《滚石》杂志如是说。著名的艺术评论中心《村声》(Village Voice)杂志敏锐地觉察出影片内外包含的政治因素。这当中,以《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批评最为尖锐,他们甚至总结出了如下几条《英雄》所宣扬的主旨:“依我则顺;顺我则昌;以征服保和平;何必反对我?”该报认为这是《英雄》中秦王的逻辑,也是古往今来“坏头头”们的口头禅。曾获得普利策奖的著名影评选人罗杰•艾伯特,也看出影片中所谓“罗生门”式结构的苍白无力。看来,《英雄》的弱点老美还是有认识的,只不过他们“厚道”地将过多的赞美奉送给了让他们惊奇的方面。也许还是《滚石》的总结最能代表美国评论界对《英雄》的真实看法:这是一部让人惊叹、但永远不会感觉亲切的电影。以此观之,老美们对《英雄》的热捧态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对于新鲜花哨的玩意儿,任何人都会这样忘乎所以的。
既然是新鲜劲,那就总有麻木的一天。对于西方观众来说,费劲地读着字幕的他们确实值得重看《英雄》,不过,也许到时候他们就会感觉到影片除了新奇,似乎没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了。这一点从票房也可大致反映出来。一般来说,票房的走势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观众的观影心理。观众爱看、越看越有滋味的影片,其票房将是强劲而持久的;反之,如果只有新鲜劲的影片,票房会随时间流失而剧烈下降。对于后面这类影片,“头一钵”收入看起来是最满的,后面的就寒碜了。《英雄》周末三天票房就是这样:周五收入680多万美圆,是三天中最高的,周六本应该有更多人有时间进影院的,其单日票房反倒下降了3%,到了周日,单日票房下滑度更达33.3%。也就是说,即使在这最新鲜的时候,《英雄》的头三把火也是如此一把比一把暗淡,其票房前景可见一斑。以每个影院的平均票房而论,《英雄》全面公映首周的约3000美元不仅大大低于《卧虎藏龙》全面公映首周的12478美元,也低于当年《铁猴子》的4909美元。
《英雄》在北美大范围上映,取得首周票房冠军,这的确都是好事,但并不表明华语电影从此在北美牛A了。“成功”背后还是有不少隐患,例如观众进影院的理由还和老谋子关系不大,媒体好评之中隐藏的冷言冷语,票房后继乏力等,都表明老谋子要真正攻占北美市场,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年底SONY公司就要安排《十面埋伏》上映了,如果在缺少美国观众熟知的小昆和杰仔的前提下,影片仍能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那才说明美国傻蛋们已经开始接受老谋子了。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255]
平平的世界
[147]
珺珺的天地
[11]
平平玩摄影
[48]
平平看电影
[18]
CG重头来
[10]
短片创作
[1]
相片日记簿
[17]
留言板
[3]